2025年1月3日,备受瞩目的第十六届蓝桥杯大赛视觉艺术设计赛山西分赛区启动会暨设计类人才培养研讨交流会在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隆重举行。此次盛会由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组委会主办,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承办,其核心目的在于推动各院校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借此提升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水平,同时提高教师竞赛辅导质量,为设计教育注入强劲动力。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郭普庆在交流会上致辞。他代表学院党委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强调蓝桥杯大赛不仅是竞赛,更是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平台,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郭普庆指出,设计类人才的培养是学院的核心任务,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设计人才,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他感谢社会各界的支持,并期待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培养优秀的设计人才,推动设计教育的发展。

蓝桥杯大赛组委会秘书长李艳萍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强调了设计教育的重要性及对本次研讨交流会的期待。随着AIGC的发展,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日益紧密,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与高校深入交流,推动设计类人才培养和竞赛发展,为数字艺术和数字教育的创新提供新理念和新路径。

蓝桥杯大赛组委会高校联络部主任单宝军详细介绍了第十六届蓝桥杯大赛视觉艺术设计赛的整体情况、新变化及新特点,特别强调了新增的插画设计、AIGC微短剧创意设计、包装设计等多个科目。这些新科目的设置无疑将为参赛选手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展示空间,同时也对各高校的设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专家聘任环节中,组委会为山西分赛区的名誉主任、主任、副主任及秘书长等职位颁发了聘书,这标志着山西分赛区组委会的正式成立,为大赛在山西地区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院长(负责行政工作)刘东霞教授带来了题为《执传统之笔,绘多元新篇——设计类人才培养分享》的分享。刘东霞介绍了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的基本情况,展示了学院在设计类人才培养上的深厚底蕴和独特优势。她着重指出,立足地域文化、依托资源优势、构建特色专业体系,对培养优秀人才意义重大。此外,刘东霞深入探讨了人才培养路径,通过专业课程与实践项目紧密结合,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以此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设计人才。她的分享为参会的教育工作者和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于推动设计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极具参考价值。

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与发展的背景下,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范伟教授带来了一场题为《关于非遗视觉化再设计的思考》的精彩分享。深入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范伟强调了视觉传达设计在重新诠释和传播非遗文化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了通过视觉化再设计增强非遗时代感和吸引力的策略,以及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政策支持来推动非遗的现代化发展。他的见解为非遗的保护和创新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山西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的院长隋津云教授,带来了一场题为《“古潮新意”理念下动画专业特色发展思路》的分享。隋津云强调了“古潮新意”理念,即在动画创作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注入现代创意和技术,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她分享了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动画技术相结合,以及在教学和创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技能。隋津云的分享为动画专业如何在传承中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法。

在随后的研讨交流环节中,各高校参会教师围绕设计类人才培养与竞赛创新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他们一致认为,地方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设计竞赛等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此次研讨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为山西各高校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互动平台。各高校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共同探索设计类人才培养与竞赛创新的新路径、新方法。他们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蓝桥杯大赛视觉艺术设计赛,以赛促学,提升专业能力,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设计人才而不懈努力。